节日的作文

时间:2023-11-05 14:20:21
有关节日的作文

有关节日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节日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节日的作文1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有关节日的作文2

现在各种各样的节日越来越多。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许多从国外“进口”的节日,比如感恩书、万圣节、圣诞节等。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有不少网络节日,例如购物节、狂欢节等。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益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节日里总有一些美味的食物。端午节的粽子、元宵节的汤圆绝对值得一提。白粽子软软糯糯的,味道甜香,是家中常备。鸭蛋黄粽子比白粽子略贵,味道也自然比白粽子更上一层楼。拔开粽叶的那刻,香气扑鼻,再咬上一口,软糯甜香里还透着鸭蛋黄的鲜。这种粽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都比白粽子的格调高。还有一种粽子“中吃不中看”,就是酱油腊肉粽子(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品种)。这种粽子在白粽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滴上两滴酱油,再在粽子中放上一块少肥多瘦的五花肉。虽然颜色有些炭黑,但一入口便会叫你张目结舌。

元宵节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现在的汤圆品种繁多,却多少失去了初心。最夸张的就是那“七彩炫彩小汤圆”了,而我认为最正统的汤圆应该是奶奶亲手包的芝麻汤圆。那汤圆虽然不是最好吃的汤圆,也不是好看的汤圆(又大又丑),但却包含了奶奶对我们浓浓的爱意。

说到节日自然少不了中秋节,想到中秋节除了家人在一起赏月亮吃月饼的景象,更让我想到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中秋醉后抒怀,怀念弟弟写的一首词——《水调歌头》。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情味和哲理。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暗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苏轼用让步法宽解愁思,跳脱原境,表现了词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难道这种生活态度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节日也是有颜色的。春节是热情似火的红色;端午节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圣诞节是白雪皑皑的素色……每个节日都有每个节日象征着的颜色,不管是什么节日,都有一种颜色与之照应,徜徉于其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吧。

我喜欢节日。

有关节日的作文3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正是它最好的载体。五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在年复一年的节日中传承,而每一个节日,都被烙下了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令多少团圆之人兴奋不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寄托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令多少青年如痴如醉;

“重阳不敢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令多少背井离乡之人感慨。

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端午节,因为,它被寄予了爱国的情怀。

端午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古代五月称“午月”;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这一天,阳气(龙气)旺盛,于是,崇拜龙的吴越之地便开始纪念这一天。后来,他们便开始做“角黍”,也就是用米作的“粽子”。渐渐的,这个节日就传开了……

过了几百年,吴国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伍子胥。他爱国为民,在世的时候,曾经率众兴修水利,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建苏州城、攻楚国,功勋累累,实在是令人可圈可点。据说他还曾以糯米筑城墙,灾民就以吃“墙砖”度过了饥荒。但在公元前484年,他却因为被吴王怀疑,赐剑自刎了。这一天,正值端午。“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他的死,对当时的人们是一种多大的冲击!他这种爱国的情怀被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为了纪念他,从此以后,角黍的原材料变成了糯米,它,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粽子。

再过了一百四十多年,屈原降生了。他以他的无畏,以他的“举世皆浊我独清”,开创了浪漫主义诗的先河,成为了《离骚》这本与《史记》同一层次的名著的作者。《离骚》这篇文章,正是他忠贞爱国的见证。

但是,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在他投江之后。端午这一天,正是利用阳气除害的好日子。屈原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那一身阳气之神永存。于是,天的“阳气”与人的“阳气”结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端午节寄托着人们对除“阴”的强烈愿望,令多少爱国者感同身受。

传统节日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我们 ……此处隐藏7244个字……人喜爱的一种驱邪方法。端午节前大人们就张罗着寻找茂盛的艾叶,将它插在门框上。据说,艾叶能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药味,可以阻拦恶鬼降临,消灾避邪。虽然知道不科学,但家乡人仍然按风俗办事,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赛龙舟那天,人们潮水般涌向漳江两岸,我也在欢乐的人群中,翘首以盼比赛开始。

碧波荡漾的江面上,几条龙舟整装待发。龙舟上的小伙儿们个个英姿飒爽。

鞭炮声一响,龙舟立刻争先恐后地向前划去。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划桨的健儿竭尽全力,奋力追赶,岸上,锣鼓声、叫喊声此起彼伏;江上,龙舟们你追我赶,欢呼声响彻云霄。

我爱端午节,爱端午节那诱人的粽香、芬芳的艾、热闹非凡的龙舟赛。我更怀念忠贞不屈的屈原,怀念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有关节日的作文13

每年春节,奶奶都要给我们做枣花馍。枣花馍各种各样,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今天上午,我和奶奶就蒸起了枣花馍。

奶奶先和了一团面,过了一个小时后,面已经发好了,我和奶奶开始做了。我们把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把两个面团变成又粗又长的面条,用筷子在上面按两道印,然后有秩序得排好,但要记住要有装五个红枣的地方,装完红枣后,用筷子从两边往里夹,就有五个“花瓣”了,在中间放一颗小红枣,一朵“五瓣花”就完成了。嗯,还挺漂亮呢!

下面该做常做的动物小刺猬了。先在面团里面包上一颗枣,再揪起一点面做嘴,用剪刀把嘴剪开,让它叼住一颗枣的四分之一,用黑豆当作眼睛,剩下的只用剪刀就行了,分别剪出它的耳朵和唯一的防身武器——刺儿。呵,小刺猬也怪可爱!

我是属蛇的,当然要蒸几条蛇了。先把面搓成条状的,选较粗的一头当蛇头,在头里面塞一个枣,就把头撑起来了。再揪出蛇的嘴,也叼一点枣,把蛇盘起来,然后用笔帽按出蛇身上的花纹,一条栩栩如生的蛇就出现在眼前。

我问奶奶,为什么过年要蒸枣花馍?奶奶说,这种风俗是对山西洪洞县枣林庄的怀念。传说明朝初年,黄淮平原发生水灾后,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当时,山西收成好,人们生活富裕。一天,皇上驾临山西洪洞县的枣林庄,老百姓听说后,从四面八方朝枣林庄涌来,庄前的古槐树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在这里,百姓们并未见皇上,却见洪洞县令在人海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亮出皇帝移民圣旨,命令被画在圈内的百姓,统统迁居河南。

枣林庄人在黄淮平原落户后,仍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每到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祭奠祖宗。由于枣林人子孙多,祭拜时宗庙里容纳不下,他们就用泥巴在家里塑起泥山。后来在蒸年馍时,有人用面做了个山形馍,上面插上红枣,以表示对家乡的怀念。大家见了,觉得这样又美观又实用,于是纷纷仿效,就形成了过年蒸枣馍的习俗。

哦,原来蒸枣花馍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过年了,你们有没有做枣花馍?没做的快去做吧!

有关节日的作文14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有关节日的作文15

春节前夕,刚刚从各地回到老家的人们坐在电视机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人们笑着谈着,节日的气息无处不在。就这样,春节无声无息地溜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天刚刚亮,新春的太阳仍未把昨夜的寒冷消释,空荡荡的街上只有扫帚在地上摩擦的声音。人们早已在马路上“排长龙”了,睡意未绝的我也被父母叫醒,早早地感受着二月的寒风。

我走在去往亲戚家的路上,打着呵欠,慢悠悠地跟着父亲,父亲用力地牵着我的手让我快点走,“年轻人啊,可不能走得这么慢,得有精气神。”一边牵着我的手一边示范着给我看。我扑哧一声笑了“快点走啦‘年轻人’!”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段清晨时光。

到了亲戚家前,我正无聊地走来走去,忽然一件薄薄的工作服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阿姨正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在街上来回扫动,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来到另外一个清洁工的身边,她们互相交流着,互相祝福着,互相问候着,然后从自己的口袋中摸出一个薄薄的红包,“祝你事业顺利,早日发大财。”然后便再一次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之中。

可她们知道这样下去有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哪能谈得上孝敬父母。我轻轻走过去,问那个瘦小的背影:“你想家吗?”她似乎吃了一惊,然后慢慢答道:“恩。”“那你为什么还要留在这座城市里不回家呢?”她听了之后,坐在旁边的小花坛上,吸了一口冷气,慢慢地说:“谁会有家不想回呢?如果清洁工人都回家了,那么谁又来装扮这座城市呢?”说完,抬了抬头上的帽子,用着深邃的眼神看着我,叹了口气,继续说:“唉,谁不想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见见自己的亲人呢……”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也不忍心再折磨一个有着“回家难”问题的城市工作者。

在回家的路上,在这隆重的节日里,我再一次望见那个单薄的身影,寒风似乎可以马上吹垮这个小不点,躯体在繁闹的街上显得独特,直到影子离开我的视线。

为何我们不尝停下来,对一些隐藏在繁闹的街市中并且一心一意忠实地为人们无私奉献的人们问候,我们的心中并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对别人的关爱。

《有关节日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