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读后感

时间:2024-01-11 20:16:21
《步履不停》读后感

《步履不停》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步履不停》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步履不停》读后感1

用一天中的碎片时间看完了这个故事,读完最后一句时,脑子里想起张老板歌中这一句:

“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平和温柔的笔触以及层层的插叙掩饰不了这本书主题之严肃——生死,尤其是与我们休戚相关的亲人的生死,不可谓不是个沉重的主题。哥哥的在一次见义勇为义举中意外离世,我在哥哥的十五年忌日时带着新婚妻子由香里和她的“拖油瓶”儿子淳史回乡下家里扫墓是故事的开头,回乡一天的经历则构成了文章主线。

岁月的流淌并没有带走重重阴霾,反倒随着家庭成员年龄的增长,家中的`微妙平衡也在一点点被打破。父亲的白大褂无人继承,他本人也因为年老体衰不能再继续经营诊所,“叫他老师的人又少了一个”;母亲失去了最优秀最疼爱的儿子,十几年来用道德绑架被大哥救下的孩子获得内心舒快;小儿子也即“我”本人失去了顶住家长压力的大哥,从是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时白徒增一份愧疚,忌日与失业同时降临的巧合更加深了一份窘迫;最后反倒是小时候遭遇重男轻女对待的姐姐受影响最小,“看一眼她嫁的人就知道她以后想过什么生活”,并且可以在父母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插科打诨,制造一片开心的空气。除此之外,十岁的少年淳史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在大多数人享受父母之爱的年纪,他已经历丧父之痛;在众人为一只宠物兔子写信寄托哀思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种置身事外的漠然。谁又可以指责他呢?毕竟,“哀伤的深度和年龄是无关的。他所失去的不是我能轻易理解的。”

《步履不停》读后感2

看完这本书,脑子里莫名想到一句诗:当时只道是寻常。真像啊,后悔、愧疚以及怀念。相处时的不耐、矛盾、小心眼,经过时间沉淀后显得如此混账和可笑。原来人们都是在失去后才开始成长的。

这是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吗?不是的,没有那么简单。过世大哥的忌日将一家人聚到一起,现实的逼仄,沉重的回忆,别扭的父子关系,这场悼念对于男主角而言只是一场过于形式的茶话会。可以看到,一家人的形象十分鲜明,不像是情景喜剧里面那样的欢乐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私心和不讨喜的一面。只是普通人而已。正是这份普通让读者默然,因为我们也曾经历过这些。那些久久不能释怀的童年经历、对亲人的怨怼、嫉妒和依赖,这种别扭的关系与血缘连在一起,斩不断也解不开。所以,要把一切都说开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相处,说错了就立马指出,做错了即刻纠正,无话不说,无话不可说?既然是一家人,坦诚相待不是很正常吗?大错特错!不要低估了人性。自私、傲慢、懒惰,这些都是人的本性,做错事后的第一想法是如何逃避这不是很正常吗?希望集一家人的宠爱于一身,不愿与他人共享这并不奇怪吧?父母偏心更优秀的孩子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所以,人类不是那种可以完全相互理解的生物。该抱怨的'就去抱怨,想后悔就去后悔,享受温馨和欢愉,接收歉意与和解,这才是家庭,正常的、不完美的普通家庭。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你成长,那些琐碎的回忆成就了你,即使你不认同现在的自己。

步履不停是这本书的主题,说得很对啊,每个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向前走,伤心时生活也不会暂停一秒让你歇息。我们都走的太快太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机会去和解,于是误会和矛盾悄悄地随我们同行,直到因果消散、尘埃落定,才开始后悔、怀念。想想真是矫情,明明做错了却不肯承认、后悔了却不愿弥补,待到时间将彼此冲散,一切只如初见。

《步履不停》读后感3

写家庭,怀念父亲,母亲,回忆童年类似这样的小说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够脱颖而出却不简单。

看到前面的一百来页,觉得就很奇怪,为什么要叫步履不停呢?我相信别人写文章肯定不像我这样随便的吧!越到后面才是越来越明白,原来这就是母亲所喜爱的一首歌里面的一句歌词啊!

当一家人在一起的这一天,母亲翻出了旧日的CD。从歌声中所有人的记忆似乎回到父母亲年轻的时候,母亲去车站等待父亲的过程中作为儿子的我第一次听到看到母亲陶醉的样子,那是不一样的母亲,有着光芒,或许又是一种落寞……无限延长在儿子的心中。

文中总是有很多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情况的说明,像最后一次这样的话,而往往是这样的看似不经意间补充的短短几个字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冲击着读者的心灵与头脑,使全文隐藏着淡淡的忧伤,让那看似欢乐的一天里,其实悲伤盘旋在每个人的头上,久久不下……

优秀的大儿子为救他人而死去,使父母亲永远不能忘怀,以至于对被儿子救起的人施以心灵的酷刑。

我想时间在小说中是充满了魔力的,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每个人的情绪因此而波动,开心,忧伤……

我始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提笔就写出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笔触又如何去把握呢?

真的'是困惑我啊!

人总是在行走,步履不停,停下来的那一刻是什么时候呢?或许死后,我想死应该分两种: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身体上的。

记得有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身体的死亡,第二人次是人们对她的遗忘的死亡,第三次是亲人,朋友对她的遗忘的死亡。就先说这么多吧!!

天气好好的早上,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步履不停》读后感4

看到1/3的时候,我和老大一起走在往地铁站的路上,我跟他说我正在看他推荐的这本书。他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暂时没什么感觉,节奏很慢,什么也没看出来。他说看到后面就转折了,日本的小说节奏总是这么慢。

最开始看男主也蛮可怜,父母总是念想着已经死去的优秀的大哥,却对活着的自己既讽刺又不上心。于是我开始幻想转折是父母终于放下了死去的哥哥开始看到了他。没想到剧情没有转折,是我的心态会转折。

这样的`场景搬到每个人身上都适用吧。做为儿女总希望随着时间的变化父母会按着我们期待的想法对待我们,总是幻想着自己扬眉吐气的一天。然而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彼此的想法都不会变,改变的只有我们失去了他们这一件事。

无论有多少的矛盾,还是要珍惜眼前。

外婆走的时候那段时间妈妈每天都在家里哭,一直说我已经没有爸爸了,现在也没有妈妈了...每次连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一方面想到自己的妈妈已经步入中年,还是会脆弱得像个想要妈妈在乎的小孩;另一方面想到若干年后的我也要经历这些,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妈妈对外婆已经照顾得很上心了,外婆活着的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妈妈变成这样,我也许也没办法做到形影不离。然而即使她付出了那么多,依然是满满的后悔...

我对父母也有很多芥蒂,父母对我的选择也不全赞同,所以现在的我还是选择了远离父母。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矛盾的悲哀。看完这本书也忍不住一直在哭,却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

《步履不停》读后感5

直到我真的搞清楚的时候,我的人生已经往后翻了好几页,再也无法回头挽救什么。长大之后才发现,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像以前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我们之中有太多人不明白,也包括曾经的“我”。

又到了一年之中不得不回家的日子。“我”与妻子,和她的'儿子一起坐在列车上,商量着这次拒绝父母留宿的托词。不是不想念,也有许久日子没有看望他们了,只是一想到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带着新婚妻子的我,内心不免忐忑。然而,仅仅几年之后,自己是无比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

“我”,已步入中年,却刚与一位带着男孩的女子结婚;甚至于回家那天,还未收到新工作的面试通知。这就是是枝裕和笔下的男主角,与同样碌碌无为的我们在无数瞬间重合。不知是否可称为近乡情怯,我们和“我”一样,在归家时,内心都隐藏了一些不确定,甚至于害怕面对自己的双亲。也许是期末成绩,也许是曾多次向他们索要生活费,也有可能是忧于父母的唠叨。

即使没有书中的那些巧合,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这么多足以让我们害怕的存在。“我”是害怕的,所以忐忑地度过了这一天。连临走之际,也都未曾与他们好好告别。生活是残酷的,你再想告别时,他却告诉你,已经来不及了。

父母在我们成长时,也迅速衰老着。从夹杂着银丝,到两鬓斑白。在这快速的衰老面前,我们也只能手足无措地面对着同样手足无措的双亲。或许过去内心还隐藏着儿时的怨怼,可你也知道,在这么多年的幸福生活后,它们早已随风而去。在这各自余尽的日子里,我们所能做的是,珍惜以后每一次的相聚,做好每一次的告别。

不要爱的太迟,有些心意,不可等某个日子;不要爱的太迟,有些告别,不能留给下一次。步履不停,错失太易,请,在余生放慢些脚步吧。

《步履不停》读后感6

读书以后,时常隔半年才回家两周短暂见面。记得两年前大学毕业,第一次赶上在家过生日,妈妈特地叫了一大家子人去酒店。那一年很奇妙,就我一个孩子放假回家了,突然成了饭桌上的主角,我不安又装乖起来。饭后,妈妈又要带我去棋牌室,听阿姨们夸我,她再谦虚说“哪里好”的样子。我有时候很喜欢妈妈这样简单的小心思,也喜欢和妈妈走在一起,别人说“哎呀,你还有这么高的女儿”,妈妈笑得样子。

和家人都很久不见,很奇妙。在学校会尽量一周一次的`频率打电话,有时候看到群里消息没必要不会主动回复,就会收到私信问你在忙吗?我的性格不太会寒暄,我或许也知道家人会惦念,但不知道怎么表达亲切。我会看到父母的白发,意识到他们老了,但是我还没长大,懊悔又难过。我避免看到这些真实,所以我总是拒绝去深思,去听他们说生活。

读书太像象牙塔了,我躲在里面心安理得,但知道现实往往充斥着太多不安与烦琐。可是因为我理直气壮做个孩子,所以不管父母老了,这让我偶尔有些歉疚,但还是没有行动。

我知道我爱我的家人,也知道岁月步履不停,但总觉得自己不够光亮,所以不知道如何坚毅坦承去听岁月的叮咛,一同抵御流淌的时光。我总希望大家自己好,这样就心安理得了。不行啊,还是要主动去爱,去分享。好像错过了彼此的时光,都会小心地不知道如何靠近和分享。如果我愿意清醒就好啦,不等我的话,就期望我快点跑起来啊。

但即便我眼看着父母年华老去,我却什么都没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远远看着同样不知所措的父母。

《步履不停》读后感7

最近喜欢这句话:我们的生活在远方是重叠的,像一个幸福的海。

每一次日落都像是第一次日落。一直认为,生活需要我们降落,心定,不要随意对待任何人,任何事,不然永远只会说听了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里的“我”可以说错过了太多,他说过: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我可能也懂了,为什么母亲总说他还不是真正的父亲。或许没有了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才真正不能再说自己是个孩子了吧。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不能再像个孩子似的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绕你转,都要让你满意。我读这样的书感觉还可以,算是别人的故事吧!不过他们这样的家庭氛围我是真的不喜欢,每个人都固执着自己的固执,人是最可怕的,最敏感的,疏离感无限蔓延真的很伤感情,本身在“我”这个时候可能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工作家庭让他措手不及,再加上对一些事情的认知有些偏激,就容易将自己逼上绝路。最起码我也算有良心,看了以后心里会想:我不能像他一样,我要抓住时间,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真是人生一大悲剧。自己对自己的'戏弄最可笑,有多少次放纵自己的理智,去做一些相反的事,就好像在怄气,跟自己过不去,明知道会后悔还是那样做了,要我说还是责任太少,真正为人父母的时候可能就会好了吧,因为再也没有人像小时候那样在你哭的时候哄你,你没有退路,只能带着自己新的家庭好好地走在人生这条路上,步履不停。

印象很深的一段,感觉记得,具体对话记不清了。妈妈在儿子离家的时候要握手,他扭捏不好意思地问:好好的为什么要握手啊?妈妈说:握手就是想要好好的呀!

现在的我很爱我的家,但由于从小到大的经历等等,我可能对于亲情把握的不是很好,不过我一直有想:或许什么时候我就能明白所有,更加通透,可以好好地生活,即使过得不好也要学着期待美好,也能让我身边所有爱我的人都幸福,因为我。

《《步履不停》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